江蘇省委衛星監控管理系統書記自揭短板:產業還處於中低端,高端產品還買不到

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在3月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團組開放會議上主動“揭醜”,坦言江蘇發展還有幾個“短板”,唯有補齊“短板”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。

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,做好今年工作,要認真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,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,把穩和進作為一個整體來把握。要註重的幾點之一便是“大力推進高質量發展”。

要實現高質量發展,首先要找到“短板”,問題導向。

婁勤儉認為江蘇的“短板”包括:一是江蘇的產業還處於全球產業鏈的中低端。盡管江蘇的實體經濟、制造業在國內是強的,但是從全球產業佈局情況看還沒有全面達到中高端水平,高速發展的比較優勢不那麼充分瞭。

二是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、適應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變化上還需要進一步努力。江蘇經濟體量大,但為什麼好多產品還要到別的國傢去買,高端產品還不能在江蘇買到,這證明瞭不平衡不充分,結構上還不能滿足人民群眾不斷提升的要求。

另外,江蘇自身還存在著區域發展不平衡、城鄉發展不平衡的問題,江蘇經濟發展快、體量大,但快有快的難處,大有大的難處,積累的矛盾和問題一定較多。

“這些問題需要通過發展來解決,要探索發展、創新發展、引領發展的話,就必須註意,我們碰到的問題要及時解決。”他說。

但婁勤儉也表示,江蘇的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完全有可能。雖然江蘇省內產業還處於中低端,但具有瞭高質量發展的勢能,積聚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,江蘇的經濟發展基礎、科教人才基礎能夠對此予以支撐。

市場參與主體和市場經濟力量也是動力。他談到,江蘇的企業傢是從改革開放中、在市場競爭中成長起來的,企業傢群體對高質量發展有動力、有能力,江蘇的市場經濟環境應該是全國最好的,這也利於高質量發展。

一定程度上,江蘇已經嘗到瞭高質量發展的“甜頭”。婁勤儉以徐州和蘇州兩個位於蘇北和蘇南的城市舉例:

徐州原來給人的印象是老灰窮,煤炭、鋼鐵、水利、建材是主打產業,江蘇省支持徐州大刀闊斧地去產能、調結構。位於徐州賈汪的潘安湖,原來是采煤塌陷區,治理後成為國傢生態旅遊示范區,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看過後評價賈汪是“真旺”。

“從一個灰塵撲面的地方變成4A級景區,是結構調整的好處。”他說汽車遠端監控

蘇州發展很快,但面臨著開發強度接近極限、可用土地較少的問題。蘇州市通過建立工業大數據平gps車輛監控系統臺,對企業資源利用情況進行評價分析,淘汰落後產能、擠出低效產能,騰出土地達43500畝。

“簡單的置換和調整,對於寸土寸金的蘇州來說,意味著具有瞭更大的發展空間。”他評價。

婁勤儉總結,江蘇要實現高質量發展,最核心的是創新驅動,最主要的是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,最迫切的是建設綜合交通運輸體系。未來江蘇將通過考核導向、政策支持、標準引領、人才支撐、環境營造這五個“強化”來對高質量發展予以措施保障。

“我有信心在不遠的將來,將展現出一個高質量發展的江蘇圖景。無論在蘇南蘇中蘇北,世界的前沿、時代的脈搏你們都能觸手可及,一大批現代產業集群不斷崛起,擁有創新創業的最強大佬,創新創業的最強大佬也將在江蘇呈現。”他最後說道。
arrow
arrow

    frh571pn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